景觀照明設計不僅是通過燈光的運用來表現主題景觀本身,更重要的是使其和諧融入人居環境,使體驗者感受到精神的愉悅與享受。故而“人”才是景觀照明的根本,以此為出發點,通過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段組合來達到景觀照明“人性化”的目的。
光與人的關系
人通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感覺來獲取外部信息,了解周圍世界。據報道,人類有80%的信息是通過視覺渠道來獲取得。視覺是由進入人眼的輻射所產生的光感覺而獲得的對外界的認識。視覺不是瞬間即逝的,其過程和特性都比較復雜,至今還存在我們未知的一些領域。視覺體驗的過程是由大腦和眼睛密切合作而形成的。
人的視覺系統類似于圖像識別系統,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:眼球肌、眼睛的光學系統和視神經系統。眼睛在眼球肌的作用下運動,捕捉光線,光線通過眼睛的光學系統將光線聚集在視網膜上,并通過生物電化學作用傳輸到視神經,最終傳輸至大腦,產生光的感覺或產生視覺。
光線通過眼睛發生的主要光學過程為:當波長為380nm~780nm的可見光輻射進入眼睛的外層透明保護膜后,發生折射,光線從角膜進入瞳孔,進入的光量通過瞳孔的收縮或者擴張自動地得到調節。光線通過瞳孔和晶狀體后,由晶狀體和透明玻璃狀體液將光線聚集在視網膜上,人眼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。
圖1人眼結構示意圖
照明是為視覺提供光環境,因此照明科技必然與人對光感受聯系在一起。這包括照明測試、照明評估、照明設計和照明規劃等分支。所以照明是一門交叉學科,并且與物理學、生理學、心理學、建筑學、美學、經濟學、環境科學等都有一定聯系。而光與人的關系也比較緊密,除了在視覺上,同時在生理上,心理上,以及照明在人類文明的進步史上的位置都有密切的聯系。
光環境相關的照明參數
光強、光通量和光效
光度學中最基本的單位是發光強度,以I標示,單位是坎德拉(Candela),記作cd,它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之一。其定義為發出頻率為540×1012Hz(對應在空氣中555nm的波長)的單色輻射,在給定方向上輻射強度為(1/683)W/sr時,光源在該方向上的發光強度規定為1cd,光通量與光強關系示意圖如圖2所示。
|